火狐体育平台app登录:大江东 全球同此凉热浦江创新论坛今年很“绿”

  •   被称为“科技达沃斯”的浦江创新论坛,不觉走到第15个年头。今年代表科学技术创新的蓝色主基调中,增

    特       价: ¥ 0
  • 咨询热线:400-666-2522

  被称为“科技达沃斯”的浦江创新论坛,不觉走到第15个年头。今年代表科学技术创新的蓝色主基调中,增添了一抹绿——“低碳:全世界创新新使命”,主题一目了然。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双碳技术、国际合作、青年力量……高频词勾勒出谈“天”说“地”的生动图景——天即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地即地球环境,各路科创英豪心系国家最迫切的创新需求,紧扣建设创新网络、把握未来趋势、培育青年力量的三大使命,推动世界和中国科学技术创新,传递科技自强自立的信心。

  “过去八年是有纪录以来最热的八年,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近在咫尺,我们的时间不多了。”世界经济论坛总裁博尔格·伦德以近期热议的“地球暖”开场。他赞赏中国的“双碳”承诺,关乎人类共同命运,各国政府、企业要携手应对、加强国际合作,“否则不可能实现共同的气候目标”。

  全球同此凉热。低碳、减排是全世界共通语言,科学技术创新是实现低碳最有效路径,破除技术壁垒、加强国际合作,成为积极应对者的全球共识。

  荷兰皇家帝斯曼集团联合首席执行官傅瑞德直接喊话:“创新在于伙伴关系,没有合作就不会有创新”。皇家帝斯曼是拥有100多年历史的健康营养和生物科学公司,看到中国减碳的魄力及市场潜能,他透露,已在中国注册新公司,期待推广抑制沼气排放新技术。

  挪威科学院院士、奥斯陆大学诺比教授(Truls Eivind Norby)曾在苏州大学做了3个月访问学者,在江阴成立了一个企业和一个学术工作站,得到当地政府基金支持,“中国创新发展的效率和势头很好,我们应该来自中国、挪威、欧盟的创新链,形成技术优势互补,也需要把生产制造放在长三角,这里航运体系发达,效率高”。

  从中不难体会,中国市场离不开世界先进的技术,而在中国市场广泛的应用场景中,世界先进的技术也能获得更快迭代升级。在国际交流中,从前作为技术和治理方案输入方的中国企业,开始成为倡导者、推动者和供给方。

  据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望明介绍,2019年,中国宝武就在墨西哥蒙特利尔世界钢铁协会执行理事会上发起组建“全球低碳冶金创新联盟”、设立低碳冶金创新中心和低碳冶金创新基金的倡议——倡议都已实现,15个国家的62家企业院校、科研机构集体入盟。2021年,超过42家科研院所的科研团队向“低碳冶金创新基金”提交150项创新项目申请,宝武提供了3875万元资金支持。

  创新合作给公司能够带来实效。2021年,中国宝武每吨钢综合能耗同比下降3千克标准煤,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同比下降20%、23%和8%。今年7月,全球首个工业级别的富氢碳循环试验高炉在新疆八一钢铁点火投运;正在湛江钢铁厂建设的百万吨级氢基竖炉电路短流程零碳工厂,将在2025年前生产超低二氧化碳排放的高品质绿色产品。

  胡望明表示,作为碳排放大户,钢铁行业碳中和“不是依靠一两个技术就能够实现,全世界内科学技术创新、标准创新、平台创新的系统工程。“要在关键核心技术上攻关,优化技术创新体系,在全世界吸引人才”。

  长三角作为国家科学技术创新聚焦地和国家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的重要增长极,当仁不让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最紧密的科创纽带。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每年的浦江创新论坛,都想方设法让长三角的协同创新抱得更紧。

  2018年,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科技部门在论坛上签署《长三角地区加快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战略合作协议》,启动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2021年论坛开幕式上,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揭牌,面向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三大领域,开展跨区域、跨领域、跨学科合作。今年,合作又跨了一大步,《长三角科学技术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合作机制》等3项政策文件。《合作机制》引人瞩目。在合作机制框架下,三省一市科技厅(委)首次发布同一张“英雄帖”:长三角首批20家企业创新需求发布,包括41项揭榜任务,包括自主可控智能毫米波雷达芯片、高性能人工智能芯片、6-8英寸碳化硅衬底产业化、智能化水下装备、自主高性能GPU及高密度视觉智能服务器等,需求方投入资金超过7亿元,其中对外揭榜资金超过1.6亿元。

  “都是三省一市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两大先导产业领域,共同面临的技术攻关难题。”上海市科委创新服务处处长刘晋元和记者说,去年5月长三角科学技术创新共同体建设办公室揭牌后,就开始着手这项合作机制。征集到近百家区域产业链“链主”企业或行业骨干企业的需求,由长三角各省市专家组成评审团队,遴选出20家企业需求项目。

  刘晋元强调,合作机制寻求长三角创新需求最大公约数,而不是平均值,以产业链“链主”企业投入为主,政府给予一定的配套资金。他坦言,“合作机制迈出实质性第一步,还要一直磨合”。

  成立长三角科学技术创新共同体建设办公室,就是合作机制的探索开端。一年多来,三省一市科学技术创新策源能力慢慢地增加,2021年长三角地区一同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项目数和金额,均超过四地获批总量的75%;科技资源共享愈发紧密,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二期加快建设,平台集聚大科学技术基础设施23个,国家级科研基地315个,大型科学仪器超4万台(套)、仪器总价值超过450亿元、仪器共享率超过90%;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日益活跃,2021年三省一市间相互输出技术合同2.1万余项、交易额达877亿元,同比增长38%。

  8月26日晚,华北电力大学能源电力创新研究院的王利刚教授,连夜从北京赶到上海出席第二天开幕的浦江创新论坛。“我主持或参与过11项欧盟项目,在欧洲很多顶尖实验室参观学习或工作过,深知我国在氢能技术和国际顶尖水平的差距,但是我们有信心奋起直追。”此次论坛遇到许多同道中人,王利刚很振奋。

  2020年,在欧洲有近10年求学科研经历的王利刚,回到母校华北电力大学任教。吸引他归来的,是我国提出“双碳”目标后带来的氢能技术探讨研究热潮。王利刚坦言,在国外做科研会遇到“玻璃门”。他在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做博后期间,虽是课题组研究骨干,但实验室承接来自政府或企业的研究项目,他作为外籍科学家,仍可能被排除在外。例如围绕船舶动力系统核心技术攻关的欧盟项目,他被要求中途退出。

  回到祖国,截然不同,天宽地广。短短两年,王利刚作为核心教师建设全国第一个氢能本科专业,全程参与申报并获批第一批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围绕氢能领域的固体氧化物电池技术,他正在建设支持从材料到系统研究的高标准实验室,组建了一支平均岁数33岁,强交叉、国际化的研究团队。“一些外国企业对中国制造业的量产和攻坚克难的能力有所忌惮,对中国科研人员会有所保留,但是欧洲科学界总体对我们仍旧是持开放欢迎态度。”王利刚至今保持着和他在欧洲的导师、前同事们密切的科研合作。“从国家到地方,从部委到学校,对双碳新技术科研的重视不言而喻,给年轻科研人员莫大的支持和探索空间。”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时志远也是首次参加论坛。读研究生开始,时志远就和“碳”较上劲,研究用技术让天然气脱碳,以降低天然气燃烧产生的碳排,“这是交叉学科中很小众的研究方向,”只有在上海这样科技力量集聚之地,才可以获得集中支持。大科学装置上海光源提供基础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中科院和上海市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提供实验和技术交流平台,与中国宝武潜在的产学研合作则提供应用平台。

  时志远格外关注这场科学盛会,更体会到“百闻不如一见”,各路大咖锐见让他深受启发,也坚定了他坚守小众研究的信心。“青年科学家有个共识,我们从始至终强调科技自立自强,把‘冷板凳’坐热。在‘双碳’研究领域体现得尤为明显,我们的研究需立足国家自身资源禀赋,面向‘富煤、少油、缺气’的国情,走出一条特色创新之路。”他说。